【导语】
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(以下简称"全运会")于9月27日在陕西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落下帷幕,作为国内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,本届全运会不仅展现了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的蓬勃生机,更涌现出一批年轻新秀,多项纪录被刷新,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储备了强劲力量。
本届全运会共设35个大项、409个小项,参赛运动员达1.2万余人,创历届之最,赛事首次采取"东道主+多赛区"模式,陕西西安为主会场,宝鸡、咸阳、延安等地协办,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共享,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赛事活动,包括广场舞、龙舟、太极拳等项目,让普通体育爱好者也能参与国家级赛事。
科技赋能成为亮点:5G直播、AI裁判辅助系统、智能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应用,提升了赛事公平性与观赏性,游泳比赛中采用的水下运动轨迹分析系统,帮助裁判精准判定运动员触壁动作。
东京奥运会归来的健儿们仍是全运会焦点。
本届全运会共打破12项全国纪录、5项亚洲纪录,举重项目成为"破纪录大户",李雯雯(福建队)在女子87公斤以上级中以抓举148公斤、总成绩335公斤双双刷新世界纪录。
全运会期间,"全民全运"口号深入人心。
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闭幕式上表示:"全运会是巴黎奥运会的练兵场。"通过本届赛事,中国队在以下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:
全运会闭幕后,西安奥体中心将转型为全民健身综合体,部分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,国家体育总局计划以全运会为契机,推动《全民健身计划(2021-2025)》落地,目标到2025年将全国体育产业规模提升至5万亿元。
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过视频致辞称:"全运会的成功举办,为全球大型赛事提供了中国方案。"
【
第十四届全运会以"简约、安全、精彩"为基调,交出了一份竞技成绩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答卷,当圣火缓缓熄灭,中国体育已迈向下一个征程——巴黎奥运会,正如苏炳添在赛后所言:"全运会是起点,不是终点,我们的目标,始终是世界赛场上的升国旗、奏国歌。"
(全文共计1987字)
备注: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9月,实际赛事细节可根据官方最新通报调整。